据苗志强介绍,山西煤炭行业在经历煤炭资源整合后,产量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
最后,库存压力巨大,压制煤炭价格上行。动力煤CCI1指数截至7月4日报价497.5元/吨,相对6月底下跌4.5元/吨。
同业监管实质性放松,四大行6月存款大增2.2万亿元,同期贷款新增约2900亿元。国内煤价方面,截至7月4日,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500元/吨,较6月底下跌10元/吨。6月份山西煤炭日均库存4178万吨,环比增长2.8%,同比增长104%,截止到7月4日,山西煤炭库存4182万吨,处于历史高位。从全国看,1-5月累计原煤生产14.9亿吨,累计同比减少1.8%。6大电厂库存6月日均库存1396万吨,环比增加0.2%,同比减少10.8%,截止到7月4日,6大电厂库存1372万吨。
截止到7月4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709万吨,6月份日均库存676万吨,环比增加22%,同比减少5%。6月制造业PMI51.0,比5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上升。同时,发挥内部网站、宣传栏等载体作用,及时通报企业经营情况,使职工树立起强烈的危机忧患意识,树立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从岗位做起,逐个细节落实好各项措施,一点一滴地抠,一角一分地省。
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促进节能减排的效果,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预测与计划,合理规划临时设施、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场地,为后期含有设备吊装的工作环节留好条件,严格材料管理,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及时做好施工余料的回收利用,杜绝跑、冒、滴、漏和工地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极大地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个螺丝做起,积极投入到全员降本增效活动中,形成了众志成城聚合力、同舟共济降成本的良好氛围。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对于没有预算的工程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加大材料、设备使用管理稽查考核力度,健全新设备、材料档案,跟踪管理,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调剂管理,强化修废利旧,严格控制材料投入。
兖矿集团三十七处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任务繁重的工程建设等困难形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强化干部职工形势任务教育,突出抓好项目工程建设,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提升管理水平,深挖内潜,堵塞漏洞,强化管控,降本增效。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促进节能减排的效果,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预测与计划,合理规划临时设施、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场地,为后期含有设备吊装的工作环节留好条件,严格材料管理,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及时做好施工余料的回收利用,杜绝跑、冒、滴、漏和工地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极大地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重点强调多方传递保持决策上传下达的一致性,提高信息沟通同步开展工作的能力,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观念,高效运行机关为基层服务、基层主动为生产负责的工作机制。在降本增效活动中,该单位对各仓库物质、设备进行地毯式清点盘查,整合规范仓库储存,深入开展修旧利废,盘活闲置资源,扎实推进全处物资、设备一本账标准化建设。同时,发挥内部网站、宣传栏等载体作用,及时通报企业经营情况,使职工树立起强烈的危机忧患意识,树立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从岗位做起,逐个细节落实好各项措施,一点一滴地抠,一角一分地省。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个螺丝做起,积极投入到全员降本增效活动中,形成了众志成城聚合力、同舟共济降成本的良好氛围。
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对于没有预算的工程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全面清理施工现场外租大型机械设备,调研摸底市场设备使用和价格情况,修旧利废,对能使用的设备及时维修使用,增加自身设备的利用率。该单位把节支降耗当作增盈创效的有力手段,明确应对危机要体现在行动上,制定出台一系列节支降耗管理办法,严格部室费用审批手续,压缩控制各种管理费支出。该单位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推动降本增效的关键和重点,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调度会、工作会、班前会等形式,及时宣传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经营形势,给干部职工讲清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理清当前企业经营状况,肃清部分干部职工急于求成、倦怠慵懒思想。
坚持从现场管理、系统运行、修旧利废、技术降本等方面入手,广泛开展管理挖潜、降本增效竞赛,将成本控制任务层层分解,确保人人有压力、岗岗有责任解决途径则为对散布各地的燃炉进行拆除,通过整体的规划集中供应能源。
白云峰称,据调查,中国目前直排小型锅炉或家庭燃炉散布各地。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煤炭集中利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盘古智库理事长、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建议,坚持科技兴煤,创新驱动,通过技术的提高来破题。其推广和大范围应用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支持。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北京国能中电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云峰在发布会上指出,美国的煤炭集中度达80%,日本达90%,而中国则不及50%,大概在45%左右。另一方面,在我国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和利用的同时,有大量煤泥、煤矸石、炉渣、粉煤灰等废弃物产生,而把这些废弃物当作一种有用资源加以利用是洁净煤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周二(8日)下午,盘古智库发布《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方向--煤炭清洁利用》报告称,中国煤炭集中度不及50%,造成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中国的煤炭集中利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要注意多管齐下,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对技术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大气污染控制难度大、见效慢的原因之一盘古智库理事长、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建议,坚持科技兴煤,创新驱动,通过技术的提高来破题。
同时要注意多管齐下,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对技术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周二(8日)下午,盘古智库发布《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方向--煤炭清洁利用》报告称,中国煤炭集中度不及50%,造成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中国的煤炭集中利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白云峰称,据调查,中国目前直排小型锅炉或家庭燃炉散布各地。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北京国能中电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云峰在发布会上指出,美国的煤炭集中度达80%,日本达90%,而中国则不及50%,大概在45%左右。
解决途径则为对散布各地的燃炉进行拆除,通过整体的规划集中供应能源。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大气污染控制难度大、见效慢的原因之一。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煤炭集中利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推广和大范围应用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支持。
另一方面,在我国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和利用的同时,有大量煤泥、煤矸石、炉渣、粉煤灰等废弃物产生,而把这些废弃物当作一种有用资源加以利用是洁净煤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资源税改革一直是煤炭行业的重点工作,也是煤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完善税收体制的重要手段,所以说改革迫在眉睫。
资源税改的出台也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资源税改革是煤炭行业的重要工作,是煤炭市场化、煤电联动的重要手段,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不仅能够反映当前行业的基本情况,还符合企业层面的强烈要求,对于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产能优化都有巨大帮助,国家层面试图以资源税改革来带动整个行业企稳回暖。
继今年1月1日起,取缔除中央和省定项目以外的一切违规收费,对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各煤种征收标准降低3元/吨之后,近日山西省对涉煤收费再次全面梳理,正式出台目录清单。然而,煤企和地方政府都会从自身利益去考虑,其中难免存在矛盾的地方。
此次的清费行动给煤炭行业带来了一丝暖意。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教授邢雷表示,清费到县一级很难执行了,现在清理了,但很快会变相出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税从量计征极易造成税负水平偏低,难以发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和环保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估计资源税改短期的收效甚微,未来3到5年煤炭市场难有起色。
然而,对目前处于寒冬中的煤炭业而言,作用还是有限的。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企业现在并不是很积极,煤炭清费到底能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覆盖这部分的税率水平,有的企业负担可能还会要加重。有此举动的并不止山西,内蒙古、陕西和四川也纷纷公布涉煤收费清单,展开煤炭业清费大行动。
然而时至今日,尚未推出,究其原因,胶着局面的背后是煤炭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在经济持续低迷和环保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煤炭需求大幅下降,现在5000多大卡的优质煤坑口价最高也就每吨150元左右,现在好多大矿的吨煤利润只有5到6元,中小矿基本上为零,甚至倒挂。